close

  今天(2日)是國務院確立的第二個“全國交通安全日”,主題是“摒棄交通陋習,安全文明出行”。在負債整合平日的出行中,您最痛恨的交通陋習有哪些?除了“罰”,我們還能做些什麼?
  說起交通陋習,私家車主巫先生最頭疼的就是滿大街“彪悍”的電動車:“騎的好好的,頭都不往後看就拐彎,汽車讓它也來不及,現在摩托車還遵守一些交通規信用貸款則,紅綠燈還等一等的,電瓶車都是不管的,都是橫衝直撞的。”
  而在不少地方,“中國式過馬路”已經成了頑疾。在泰興城區某主幹道固態硬碟路口,儘管斑馬線就在不遠處,但橫穿馬路的市民絡繹不絕。當被問及為何不走人行道時,市民振振有詞:“確實不清楚,趕事,剛剛從醫院剛出來,準備回去。”
  違章停車也是常見的交通陋習,也許在違停者看來這不算什麼,但如果占用了盲道,對固態硬碟盲人通行就造成了大大的不便,甚至危險。淮安市民楊炳泉:“像我們許多的盲道真的是變成‘盲道’了,我接小孩我走盲道上走,把人家電瓶車撞倒,東西摔壞了,還要陪人家,許多的坡道都被堵起來了。”
  其實,對於交通陋習的整治,交管部門沒少下功夫,從加強路面巡邏,到安裝電子警察,以及扣分罰款,“罰”成了對交通違法行為的最大威懾。不過,這些規定總有“盲區”。上午10點,南借款京淮海路上,鐘先生開著車在等紅燈,不由自主的掏出手機刷微信。見記者的話筒伸過來,又下意識的把手機放下,聲稱自己是個老駕駛員了:“我開多少年了,10年了,一般正常的該系安全帶系安全帶,也不抽香煙,正常的,也不摔垃圾,新手有,我開這麼多年了碰碰擦擦的都沒有。”
  除了罰,我們還能做些什麼?在鎮江,“小手拉大手”行動正在試點。交管部門將交通安全常識滲透到中小學,用孩子的力量來約束家長。學生花蕊:“我爸爸有的時候黃燈他還走,應該阻止爸爸,讓他等一等再走。”
  在泰州,交管部門通過設置體驗區讓交通參與者“換位思考”。陳先生剛體驗完“醉駕”,連連擺手:“通過體驗醉酒駕駛實驗以後,我發現,酒後駕車是個非常危險的行為,因為剛纔通過體驗,我發現視網膜成像非常不清楚,給人的神經的反饋更正常人是不一樣的,也希望廣大的車主不要酒駕,杜絕酒駕。”
  而在江陰,更廣泛的力量被動員了起來,“不文明停車隨手拍”活動讓每個人都成了交通文明的監督者,如果不文明行為屬實,當地媒體將第一時間曝光。市民蔣女士:“反正我是只要平時看到就拿手機拍下來,我覺得這種形式挺好的,可以大家一起來互相監督,然後不光是監督別人,對自己平時的停車,交通行為也能起到一定自律作用。”
  省公安廳交巡警總隊總隊長李文武表示,除了“罰”,交通參與者主動提高文明意識才是最重要的:“希望我們每一位交通參與者,進一步提高文明交通意識,進一步增強文明交通道德判斷力和榮譽感,更加自覺履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定義務,共同創造文明交通人人參與、人人共享的良好環境。”
  【江蘇新聞廣播(南京地區fm93.7)袁丁、嚴園園、丹陽臺等】
  (原標題:不文明交通行為 除了“罰”還能做什麼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wlutjjflv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